音乐学院举办墨竹工卡县松赞艺术团研修班结业典礼暨民族联谊活动

发布者:王丞发布时间:2025-11-18浏览次数:10

11月12日下午,墨竹工卡县松赞艺术团综合素养提升与艺术创作研修班结业典礼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精心设置了结业作品展示与晚间联谊交流两个环节,全方位呈现了研修的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宁墨两地的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墨竹工卡县文旅局副局长郎卡洛追、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尹彬成、院长孙婷,研修项目线上验收组专家及研修班全体授课教师和志愿者同学参加活动。

在结业验收环节,四部精心创排的作品依次惊艳亮相,主创教师代表分别对作品进行简要介绍,作品集中展现了艺术团学员在研修期间取得的显著进步。

《江苏民歌联唱》对《四季歌》《打麦号子》《拔根芦柴花》三首经典民歌进行了匠心独运的创新编排。该作品采用“散 - 聚 - 散”的三段式结构,巧妙地通过调性转换与节奏对比构建起独特的音乐叙事,在完美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和声与配器手法,让经典民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群舞《向阳花开》以援藏干部的真实感人事迹为创作蓝本。作品以“草帽”为饱含深情的情感媒介,“向日葵”为充满希望的象征,凭借富有张力的舞蹈语汇和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生动鲜活地刻画了援藏干部与当地群众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如同一幅温暖而动人的画卷。

原创歌曲《墨映金陵》是为艺术团量身打造的佳作。歌曲以d小调为主基调,巧妙地将墨竹民间音乐旋律与江南伴奏特色相融合,在钢琴、弦乐的基础上,加入扎木念等特色乐器进行点缀,通过男女声二重唱的形式,深情展现了宁墨两地的深厚情谊,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两地紧紧相连。歌曲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深受学员们喜爱。

群舞《江源鼓韵》通过极具象征意义的舞蹈编排,深刻展现了汉藏文化的深度交融。作品中,男舞者化身“墨竹山魂”,女舞者演绎“金陵水韵”,形成了一幅山河对话的绝美艺术意象,深刻诠释了“汉藏一家亲”的时代内涵,传递出团结与和谐的强大力量。

孙婷院长在结业总结中指出,本次艺术创作集中围绕汉藏文化交流主线,每一个作品都高度体现了两地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生动画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为,授课专家和同学们在完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倾尽全力是宁墨情谊的最美诠释,希望艺术团未来在振兴和繁荣墨竹文化事业工作中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谊活动于11月13日晚在C306报告厅举行,现场气氛融洽和谐,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情谊。24转本陈洋同学献上了竹笛独奏《牧民新歌》;23普本班的施语函同学献上扬琴独奏《春到清江》;23定向班的顾艺涵顾建烨同学分别演奏了二胡曲《弦歌吟》和吉他《Hey Jude》,那悠扬动人的旋律,如潺潺溪流般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充分展现了他们扎实的专业功底。音乐学院刘年瑞、杨洁与西藏学员珠扎、央吉共同演唱《墨映金陵》,他们用深情的歌声传递着两地学子的深厚情谊,歌声在空气中回荡,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西藏学员们还即兴表演了多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充分展现了雪域高原独特的文化魅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活动特别设置了包饺子环节,师生们围坐在一起,从和面、擀皮到包馅,相互学习、交流技巧,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浓浓的家的氛围。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这个温馨的夜晚,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更深化了宁墨两地师生的情谊,汉藏一家亲,宁墨心相依在这一刻得以具像化。

此次结业典礼暨联谊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充分展现了我院强大的组织和创作实力,更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艺术人才培养路径。未来,双方将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崭新篇章,为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更大、更卓越的贡献。